“中文很‘难啃’,但有用,能让华裔深入了解祖(籍)国的历史与文化。”2013年4月,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新金山中文学校的澳洲华裔青少年迪龙,在来湖南“寻根之旅”时对中新社记者这样说道。
迪龙说,自己曾因“中文太难”差点放弃学习,但父母要他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不希望自己长大后到中国不会说汉语。后来,在父母的开导下,迪龙开始读中文报纸,学写汉字。
事实上,迪龙学习华语的感受与经历,在澳洲华裔学子中具有普遍代表性。同时,为有意赶赴澳洲从事汉语教育的老师也提了个醒。
华语教育: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2013年7月10日晚,澳大利亚墨尔本新金山中文学校校长孙浩良带着他新近创办的学生交响乐团来到上海外滩老码头,参加上海夏季音乐节,献上了一场饱含澳洲风情更与中国风巧妙的演出。在谈到华语教育时孙浩良说:“在海外华文的教育中,文化这个元素太重要了”,语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因此,海外华文教育要特别重视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
“让中国的儿童不断根,可以有很多形式”,孙浩良说,如果语言教学离开了文化就会变得很枯燥。他们语言教育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所以在语言教育中非常重视文化教育这一环节。为此,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华文教育,例如跟美术、手工艺等结合起来,最近还请了一个魔术老师,将魔术与音乐结合起来,效果非常明显。
在澳洲华语教育中,语言与文化并重的方式已取得良好的反响。在今年6月13日和14日在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举行的第六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澳大利亚使馆赛区总决赛中,绸带舞、木兰扇、太极拳、朗诵、书法、绘画、剪纸、打中国结、包饺子……同学们精心准备的才艺表演不但吸引了台下观众,也让评委们连连称道。
这次决赛期间,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杨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从笔试答题来看,孩子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掌握相当好。比如 “纳西古乐”来自云南丽江,夸父逐日的故事,成语“一举两得”……试卷中这些颇有难度的知识点也没能难倒一些同学。在汉语演讲环节中,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家表示对中国美食文化很感兴趣,女孩子们则对上海这个“购物天堂”念念不忘。
当天观看这次决赛的玛丽阿特维尔高中的九年级学生杰西卡•格兰姆说,自己学习中文已有一年,尽管学习中文要比学习法语等难得多,但会讲中文能够大大增加今后的就业机会。
对于澳洲“中文热“的原因,澳大利亚墨尔本新金山中文学校教师沈雪玲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澳洲‘香蕉人’多数不懂中文,内心亦不愿学中文,但其父母均有一种迫切愿望,他们设法让孩子接受中文教育,了解中国文化。”沈雪玲所说的“香蕉人”,是指出生在国外或幼年就赴国外的华人后裔新一代。他们有着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特征,但不识中文,接受西方教育,说一口地道英语。
澳大利亚墨尔本新金山中文学校创办于1992年,从最初只有6个学生,到目前拥有4000多名学生,是墨尔本学中文人数最多的中文学校。今年3、4间,该校53名华裔青少年,来湖南进行了为期半月的“寻根之旅”。澳洲华裔青少年迪龙即是其中之一。其间,华裔青少年研习中国舞蹈、武术,学习中国剪纸,参观长沙铜官窑、岳阳楼、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谒拜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陵寝。
华语教师:在澳洲发展潜力依然大
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对华语教育的重视,无论在主流社会还是华人社区都引起广泛认同和强烈反响。
2012年12月,澳大利亚学校教育、儿童早期和青年事务部长彼得•加勒特(Peter Garrett)曾表示,计划2014年将中文普通话课程列为全国中小学教育的正式课程之一。同年10月,澳大利亚政府公布的《亚洲世纪中的澳大利亚》(Australia in the Asian Century)白皮书把在中小学教授中文列入其中一。
目前,澳洲的中文学校日益增多,华裔进入中文学校的数字也逐渐攀升。据统计,仅悉尼的周末中文学校就达近百家,学生逾万人。另据前些年海外教汉语的老师反馈,在澳洲,汉语教师时薪达50—80澳元。在中国,对外汉语教师工资也已达80-300元/课时。
不过,有待观察的是,能讲流利汉语的陆克文,时隔三年后,已于今年6月重新出任澳大利亚总理。他在《转型中的澳大利亚经济》演讲中表示,“中国资源热潮结束了。由于中国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就业以及提高生活水平的机遇具有巨大影响,现在我们是时候适应新挑战了”。
总体来看,澳洲华语教师发展潜力依然较大,最主要的是因为在澳洲有着数十万的华裔,而且正在逐年增加。《澳洲日报》曾报道称,根据澳洲统计局在2009年1月29日发表的2006年人口普查报告显示,全澳洲共有66万9千9百名华人,其中44%在澳洲或中国以外的国家出生。从1996年到2006年,在澳洲出生的华裔人口增加了9.6万人,排名第二,仅次于约增加9.8万人的纽西兰。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你想实现自己赴澳洲教汉语的梦想,就需要在学好对外汉语的同时,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较好的掌握,这样,才能与澳洲华语教育特点相适应,更好地满足学子门的学习需求。
(来源:儒森教育)